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4月28日,传音控股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9.87%。这是传音自2023年上市以来净利首次出现“断崖式”下滑。
对于利润下降的原因,传音方面表示,主要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以及营业收入及毛利额减少所致。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高级分析师Manish Pravinkumar指出,传音在其主要市场非洲面临着激烈竞争,同为国产手机品牌的小米、OPPO等在非洲地区出货量增速迅猛。2024年四季度,小米在非洲实现了22%的增长,Realme也同期实现70%的同比增长。此外,高通在印度、欧洲发起的专利诉讼导致传音供应链成本增加,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
2024年时,传音以2.01亿部手机出货量成为首家年度出货量突破2亿部大关的中国手机厂商,全球市占率攀升至 14%,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三。非洲市场作为其核心增长引擎,智能机市占率超40%,功能机市场份额维持在78%以上。
包括非洲在内,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同样是传音的重点销售区域。在南亚市场,虽然传音在巴基斯坦智能机市场占有率超过40%,孟加拉国市场占有率超30%,均排名第一,但也面临着其他品牌的追赶。在印度,其智能机市场占有率为8.2%,排名第六,竞争压力同样不小。
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来看,Canalys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中,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苹果18%居第二,小米占14%排第三,vivo和OPPO均占8%分列第四和第五,传音则进入“Others”之列。而根据IDC数据,2024年一季度,传音以2850万台的出货量和9.9%的市场份额曾位居全球第四 。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传音控股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为3.66%,低于小米的6.6%和华为的20.8%。研发投入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创新与技术竞争力,在竞争加剧时,难以维持优势。
不同于小米、华为等公司业态丰富,传音控股主要依赖手机业务。虽然自2014年开始,该公司也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开拓了数码配件、家用电器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等新兴业务,但非手机业务营收占比仍不足10%,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有限。当手机业务受市场竞争和供应链成本冲击时,公司业绩易大幅波动,抗风险能力弱。
尽管短期承压,传音仍计划通过AI技术升级与高端化战略寻求突破。公司预计,2025年二季度将发布搭载自研AI助手Ella的TECNO Note系列,并联合高通优化供应链成本。
国金证券则预测,随着AI端侧应用落地及新兴市场渠道深耕,传音2025年全年净利润有望回升至60亿元,但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对专利诉讼的持续影响。
大量螺类生物现身湘江,有人“一捞一麻袋”!专家:不建议食用,捕捞野生螺可能被处罚
斥资7.6亿拿下尚纬股份25%股权,福华化学欲“借道”上市?
国家发改委: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对国内能源供应没有影响
当上法院院长后,她的办公室和休息室合计68.7平方米,超出规定44.7平方米
中国人寿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交流
2024年中国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